部分农产品价格止涨回跌
成都大势管理顾问
伴随着11月中下旬国家调控物价的措施接连出台,最近一周寿光市场的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以及大豆、谷物等大宗农产品,相比一个月以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跌。这些农产品价格的“止涨回跌”到底意味着什么?
部分农产品止涨回跌
全国蔬菜看寿光。11月22日下午,忙碌了一天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交易管理部经理张南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蔬菜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有些品种的跌幅还很大。”
在这个全国最大蔬菜集散地,10月中下旬受韩国“泡菜危机”短期拉动曾经卖到1.6元/公斤的白菜,价格已经回落到了1.06元/公斤,月跌幅达34%;领涨今年农产品行情的大蒜,10月中下旬还能卖到14元/公斤,现在价格也已经回落到了10.6元/公斤,月跌幅达24%;而上周还能卖到6.6元/公斤的生姜,本周也已经跌到了5元/公斤,周跌幅达24%。
寿光部分蔬菜价格的回落,仅仅是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回落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最近一个月以来,蔬菜价格无论是从批发到零售,还是从北方到南方,许多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止涨回跌。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11月9日以来,全国生姜价格降势明显,截至11月20日累计降幅为2.5%。分地区来看,超过七成的省(区、市)生姜价格出现回落,其中海南、贵州、青海降幅居前,分别为16.6%、7.9%、7.0%。对广东韶关、福建龙岩等地市的蔬菜价格监测也显示,10月中下旬以来,南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叶菜价格下降;其中,生菜、油菜、菠菜下降尤为明显,降幅均超过四成。
有形无形之手双双给力
针对本轮部分农产品价格止涨回跌,专业人士认为,近期国家加大了对物价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的力度,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也在发挥作用,物价调控已经初显效果。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作出部署,除采取确保市场供应、加强补贴、严惩恶意炒作等措施外,必要时还将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具体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
中信证券农业分析师施亮认为,自今年7月份以来,农产品价格节节攀升,一是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所致,二是部分农产品供给紧张所致。近期大豆、谷物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回调,是国际国内相关产品期货价格下跌和国家调控物价措施双重因素所致;而白菜、大蒜等蔬菜价格回调,主要是相关蔬菜上市量持续增大所致,而部分地区采取临时性价格管控和国家接连出台稳定物价的措施,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些蔬菜价格回调的效应。
部分农产品下调仍有空间
受访专业人士认为,随着国家稳定物价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下半年以“温和上涨”为主线的粮油价格将趋于稳定,而部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仍有一定回调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农业分析师毛长青认为,对于小麦、稻谷等“生活必需品”,从基本面来看,今年秋粮继续丰收,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国家储备量也很大,储备投放也已经趋于常态化,由流动性过剩和短期需求增长引发的价格“温和上涨”也已经基本消化,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
此前,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保供稳价”,既要保证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完全有能力保障市场供应。
食用油上涨的呼声一度很高,但从11月中旬开始食用油现货价格全面下跌,加上国内库存较为充足,国家粮食局从本周开始,陆续安排一定数量的食用油和大豆投放市场,食用油上涨的预期已经被大幅消耗,价格也将趋于稳定。
然而,对于部分前期创下价格新高的蔬菜和水果,业内人士认为,其价格仍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
“但是现在断言农产品价格全面回调还为时尚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物价上行压力依然存在。”业内人士认为。
部分农产品止涨回跌
全国蔬菜看寿光。11月22日下午,忙碌了一天的中国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交易管理部经理张南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蔬菜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有些品种的跌幅还很大。”
在这个全国最大蔬菜集散地,10月中下旬受韩国“泡菜危机”短期拉动曾经卖到1.6元/公斤的白菜,价格已经回落到了1.06元/公斤,月跌幅达34%;领涨今年农产品行情的大蒜,10月中下旬还能卖到14元/公斤,现在价格也已经回落到了10.6元/公斤,月跌幅达24%;而上周还能卖到6.6元/公斤的生姜,本周也已经跌到了5元/公斤,周跌幅达24%。
寿光部分蔬菜价格的回落,仅仅是近期部分农产品价格回落的一个缩影。事实上,最近一个月以来,蔬菜价格无论是从批发到零售,还是从北方到南方,许多品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止涨回跌。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显示,11月9日以来,全国生姜价格降势明显,截至11月20日累计降幅为2.5%。分地区来看,超过七成的省(区、市)生姜价格出现回落,其中海南、贵州、青海降幅居前,分别为16.6%、7.9%、7.0%。对广东韶关、福建龙岩等地市的蔬菜价格监测也显示,10月中下旬以来,南部沿海地区大部分叶菜价格下降;其中,生菜、油菜、菠菜下降尤为明显,降幅均超过四成。
有形无形之手双双给力
针对本轮部分农产品价格止涨回跌,专业人士认为,近期国家加大了对物价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宏观调控的力度,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也在发挥作用,物价调控已经初显效果。
11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作出部署,除采取确保市场供应、加强补贴、严惩恶意炒作等措施外,必要时还将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20日,国务院出台16项具体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包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
中信证券农业分析师施亮认为,自今年7月份以来,农产品价格节节攀升,一是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所致,二是部分农产品供给紧张所致。近期大豆、谷物等大宗农产品价格回调,是国际国内相关产品期货价格下跌和国家调控物价措施双重因素所致;而白菜、大蒜等蔬菜价格回调,主要是相关蔬菜上市量持续增大所致,而部分地区采取临时性价格管控和国家接连出台稳定物价的措施,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些蔬菜价格回调的效应。
部分农产品下调仍有空间
受访专业人士认为,随着国家稳定物价的措施进一步得到贯彻落实,下半年以“温和上涨”为主线的粮油价格将趋于稳定,而部分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仍有一定回调空间。
中信证券首席农业分析师毛长青认为,对于小麦、稻谷等“生活必需品”,从基本面来看,今年秋粮继续丰收,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国家储备量也很大,储备投放也已经趋于常态化,由流动性过剩和短期需求增长引发的价格“温和上涨”也已经基本消化,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将逐步趋于稳定。
此前,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当前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是“保供稳价”,既要保证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也要保护好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要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基本平稳,库存比较充裕,供求基本面不支持价格大幅度上涨,国家完全有能力保障市场供应。
食用油上涨的呼声一度很高,但从11月中旬开始食用油现货价格全面下跌,加上国内库存较为充足,国家粮食局从本周开始,陆续安排一定数量的食用油和大豆投放市场,食用油上涨的预期已经被大幅消耗,价格也将趋于稳定。
然而,对于部分前期创下价格新高的蔬菜和水果,业内人士认为,其价格仍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
“但是现在断言农产品价格全面回调还为时尚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物价上行压力依然存在。”业内人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