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界儒商钱金波:文化引领红蜻蜓腾飞
2001年3月15日,红蜻蜓皮鞋喜挂免检牌,被国家质量监督局列为全国皮革类首批17个免检产品之一;2002年9月1日,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2月6日,红蜻蜓牌皮鞋荣获“中国真皮鞋王”及“中国真皮标志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3月17日,红蜻蜓组合商标被司法认定为驰名商标……这些耀眼的光环属于同一个企业——红蜻蜓。
企业犹如一艘大船,一个优秀的企业肯定有个好的舵手。而红蜻蜓的掌门人——钱金波则是鞋界出类拔萃的少有儒商。他是一个善于将文化融入企业的独特文化商人。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商人都是工于心计的,只知道赚钱。但是通过与钱董的面对面沟通,却一点感受不到其身上有点滴的铜臭味,更多是散发出的书卷气息,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与其交流仿佛是让笔者的思想在升华。正是钱董这种独有的文化风格,才善用文化引领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飞速发展。
商海沉浮:勇者创新立潮头
1995年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已经3年,比起温州的很多鞋业厂商来说,红蜻蜓进入市场的时间并不是很好。钱董刚刚创办红蜻蜓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鞋行企业已有4300余家,其中不乏如康奈、吉尔达、奥康等佼佼者,而全国鞋企则更多,像森达、富贵鸟等已经很有名气,可以说当时温州乃至全国的鞋业市场竞争是异常激烈的。
“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你知道没有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是绝对打不过别人的。”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如是说,他深感到了危机的存在。
但是,机遇与危机同在。钱董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和压力所吓倒,凭着温州人特有的商业头脑,他心怀创业梦想,开始艰难实施"品牌开路、文化兴业"战略,以弘扬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已任,立志打造红蜻蜓文化品牌和特质鲜明的企业文化。
1998年,红蜻蜓开始推行其“绿草地”专卖计划,这是一个低成本扩张的“绿草地”专卖连锁店。内容为通过统一管理、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统一价位、统一广告等方式,由分布在全国的数百名营销人员直接管理终端市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心目中逐步建立了对红蜻蜓品牌的信誉度、忠诚度和满意度。终端网络迅速扩展到2600多家。经过几年发展,红蜻蜓在专卖服务上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文化营销与服务流程,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等全过程,在同行中率先为顾客开通了800全国质量免费服务热线,去年开始,还逐步推广建立自己的皮鞋美容中心。
在代理商的选择上,红蜻蜓一般实施一县(市)一店制,在经济较发达及市场容量大的县市,则视具体情况来确定代理商和专卖店的数量。红蜻蜓将全国分为八大片区,40多个办事处。办事处承担着对所管专卖店、代理商的管理,品牌在当地形象的维护与提升,各专卖终端的物流配送。
另外,对于鞋业市场来说,产品的设计开发更是抢夺市场的关键手段。红蜻蜓有一支强大的产品设计开发队伍,要求每季开发鞋款500多个,每年向市场上推出新产品近3000款。红蜻蜓有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分布全国的40多个办事处是其职能的延续。
产品开发中心根据驻外办事处及配送中心提供的市场信息组织人员设计,设计出的产品要经过集团内部由营销及其他方面人士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将决定某种鞋款是否生产、产量多大等。
配送中心按照以销定产与市场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安排生产计划。一方面,当办事处的订单传至配送中心后,中心立即安排生产,做到当天订单当天安排,并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办事处,做到以销定产;另一方面,根据专家评审小组预测意见安排生产,确保产品尤其是畅销产品合理的库存量。通过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售为中心,组织适销对路产品,及时满足供应。
生产上,红蜻蜓引进十多条国际上先进的意大利生产线,在温州、上海、广州及成都建立生产基地和采购中心,贴近市场一线。
如此,终端销售、设计开发、生产采购及物流配送,这些职能机构便组成了一个围绕市场的连动体。
人才战略:为红蜻蜓腾飞插上翅膀
一流的企业都有一流的人才。红蜻蜓曾用二八比例组建营销队伍,即20%的员工具有亲缘、地缘和血缘关系,80%的员工来自社会,在市场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时候,这种比例搭配能减少风险。而今天,作为民营企业的红蜻蜓却放下财权、营销权和经营权,先后聘请职业经理人作为财务副总、营销副总和执行总裁,不断突破家族式管理,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施员工—企业—社会、效益—形象—奉献、规模—成本—利润矩阵管理,使企业关系得以理顺,凝聚力大大增强,种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润有根之草,渡有缘之人”高度总结了红蜻蜓人力资源部的用人之道,所谓有根就是要有红蜻蜓企业文化的根,要有做人之本的根,在红蜻蜓就有理由得到润泽与滋养;润是和风细雨式的润物细无声,注重心灵的交流,艺术的运用,真正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据不完全统计,从国家单位下海到红蜻蜓的机关干部不下20人,这也是红蜻蜓渡引天下贤能之才的最好注释。2001年,红蜻蜓聘任原温州市经委副主任、乡镇企业局局长钟普明为执行总裁,从而促成了红蜻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享,使企业进入科学运作的良性循环。
红蜻蜓对缘分的诠释是:缘分就是从不认识到认识,从初步认识到成为情感的朋友,从感情的朋友成为事业的朋友。从1997年起,红蜻蜓的股东结构悄然发生变化,一些非家族的营销代理商开始进入股东会。这些营销股东是红蜻蜓“不认识—认识—情感朋友—事业朋友”缘分的典型代表,他们把感情的投资变为事业的投资。
红蜻蜓有一个自己的153人才工程,即在3~5年内,打造100位职业经理、50位中层股东、30位营销经理,从而实现团队质的飞跃。文化是一种一旦形成即有长久生命力的东西,拥有文化的团队是一支百战百胜的团队,只有这种团队,才是实现“把红蜻蜓创造成一个能提供永久社会就业机会的企业”愿景的组织保障,为了打造文化团队,红蜻蜓的做法是:
1.组建若干个工作部,对企业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对已形成文化、亲和、自然良好风尚的松散形团队进行更为规范、严谨的集约化管理,力图以制度文化打造文化团队。
2.提拔一大批年轻气旺的文化型员工,在各领域、部门委以重任,鼓励他们发挥文化的感化带动作用,团结周围的人共同打造文化团队。
3.成立企业文化中心,对红蜻蜓丰富厚实的企业文化积淀进行总结归纳,编辑成册,并通过现场调研、集中培训、图文宣讲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文化的灌输与培育,使红蜻蜓的文化真正落脚到企业的核心理念上来,并同化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4.进一步优化用人环境,输送部分优秀员工到专业培训机构学习和到著名高校攻读MBA等,不断为团队输入新鲜血液。
人性化管理:给员工以归宿感
红蜻蜓实行“远距离管钱,近距离管人”。所谓“远距离管钱”就是企业老总与钱保持一定的距离,对资产进行宏观调控,主要精力不必为一些审批的琐事所浪费。“近距离管人”即通过将财务审批权委托财务副总,使老总与员工的心靠得更近,充分尊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平等、友爱、团结、活泼的气氛,使员工产生共同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亲和力,这种力量是各种创造力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