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聚焦:“八项规定”正在中国基层“落地生根”
“五一”小长假临近,以往这个时期筹谋“坐地涨价”的茶商们,今年有点犯难,甚至开始“自降身价”。
中国四大名茶之一“黄山毛峰”的最大生产企业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的今年春茶“第一锅”,网上“头采茶”的价格一斤不超过3万元。而在过去,“明前茶”(清明前的茶)上市要10多万一斤。
“这是我们近年来首次以亲民的价格平价销售春茶。”谢裕大公司董事长谢一平说,公司的转型要归功于“八项规定”,针对高档茶叶销售的市场阻力,谢裕大在年初就调整了茶叶产品的销售结构,增加中低档茶叶的供应量。
去年年底,中共接连颁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连续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六项禁令”。针对这两项措施,中国各地陆续向社会公布了实施细则,取得积极效果,受到百姓欢迎。
事实上,餐饮、旅游、鲜花市场纷纷降低身段锁定普通消费者只是变化的一个方面。“地方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的改变让百姓感触更深。
“以前申请办理运输、检验这两类证件要多次跑省到市,还不一定办好,现在只要到县行政服务中心一天就搞定了。”安徽省舒城县一家农产品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刘有光说。
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能,落实“八项规定”要求,该县提出必须“进中心、明流程,全透明、优服务,强监督、提效能”。 “现在,我们对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对电话能够解决的问题不下文件。”南七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骏说,“但对群众的事一定不能怠慢,要求做到好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据了解,这个街道的会议还一律向公众“开放”,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监督。
“平时我们老百姓经常和街道社区打交道,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详细地了解街道的工作打算和服务内容,感觉心里很踏实。”“参会”的南七街道航鑫家苑的苏春如老人说。
针对近日屡屡爆出一些地方官员通过“隐秘豪华会所”等通过转变方式、顶风作案的现象,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说,若让八项政策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必须把对规定的落实纳入官员考核,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
3月19日,中纪委通报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强调要加大惩处力度,不仅要严肃追究直接人员的责任,还要依据规定对有关领导进行问责,同时经济上予以退赔。
一些地方也在探索通过监督、问责让八项规定真正“落地生根”的方法。广东省重新制定了各类检查活动和评比表彰活动项目;湖北省来凤县委则通过多次大规模督办检查,对乡镇、县直单位和公共娱乐场所明察暗访。
“老百姓最喜欢看到的其实就是让规定变成习惯”,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说,“中纪委此番通报彰显了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给基层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也给部分干部上了“紧箍咒。”